洲美運動公園-白茅養護專案

圖/文:廖鎮洲 在臺灣,覆蓋傳統建築屋頂的多樣植物性材質,依材料取得的容易度,從樹皮、甘蔗葉子、芒草、稻稈…不一而足。除了取用樹皮的中海拔居民之外,都共同地使用白茅作為覆蓋材料。 白茅為禾本科白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在路旁與山腰經常可見,成群生長於台灣低海拔和中海拔的開闊地。所以,可發現人行道、分隔島、小公園都能遇見這植物的蹤跡。 基於環境維護的頻繁除草頻率,割除還未生長成熟的植栽。因而,即使四處得見,但割除的材料無法作為屋頂覆蓋、編織的使用。因此,植物的存在與材料足以使用,是不一定相同的事,在白茅身上,可清楚看見。 臺北市最美河川文化推廣協會(簡稱美川協會)於6月1 日,獲北投焚化廠同意試辦洲美運動公園陽光山丘白茅養護計畫,設想將環境維護的現況,轉為可以使用的植物資源。但可使用的白茅,須至少持續生長四個月以上。 因此,計畫將設法維持陽光山丘的白茅有足夠的生長期程。雖然,將與既往的視覺景觀截然不同,眾人對環境的需求仍不會改變。 若想了解更多的資訊,歡迎聯絡 美川協會 白茅養護專案 0921-894-315 2022.07.04 白茅養護專案經理 廖鎮洲:在大雨中,觀察白茅葉面的排水方式,猶如小瓦片,或說如同波浪板一般,讓人讚嘆如此天然好物。